在青海湖感受绿与红

来源:六安市叶集区金利木业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晶

8月22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随“‘文化中国行’之走进大美青海”全国重点媒体采访活动来到青海湖自然保护区,处暑时节的青海湖已有了一些秋意,湖边的草原开始转黄,湖水依然清澈透蓝,宛如一块巨大的宝石镶嵌在草原之中。

“看,水里游动的就是湟鱼”,保护区工作人员提醒我们,湖边浅水区里湟鱼轻快地游着。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湖泊,是青藏高原重要生态屏障。湟鱼,学名青海湖裸鲤,它是青海湖“草—河—湖—鱼—鸟”共生生态系统的核心物种。每年端午前后,生长在这里的湟鱼会启动刻印在血脉里“逆流而上”的习惯,洄游到青海湖上游的淡水河中去产卵繁衍,谱写“逆流而上、激流勇进、百折不挠”的生命奇观。

曾经,湟鱼的数量大幅度减少,在青海湖里难觅踪影。而经过长期不懈的保护,现在青海湖,湟鱼已经随处可见。保护区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青海湖的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加强河流入湖水质的监测和治理,减少污染源排放,青海湖水质保持了稳定和健康。湖岸带的保护和恢复工作也得到了有力的推进,湿地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的设立,为湿地植被和鸟类等物种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得青海湖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的改善,水质优良率100%,草地综合植被盖度60%,湿地保护率69%,“草—河—湖—鱼—鸟”共生生态链趋于平衡。

青海湖是一个有着深远红色印记的地方,来自五湖四海的热血儿女,为了祖国的国防建设,在青海湖畔创造了光辉的业绩,留下了深刻的红色记忆。

中国第一代鱼雷试验基地纪念馆就坐落于青海湖二郎剑原山鹰机械厂旧址之上,与湖中的鱼雷发射试验平台遥遥相望,馆内陈列着丰富的历史文物、图片资料和珍贵的实物展品。一本本工作笔记透射出老一辈科技工作者们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倾情奉献的无限忠诚,一件件生活用品再现了他们物质上的极度简单和精神上的极度富足。走进纪念馆,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今天的二郎剑已经成为环青海湖最大的旅游接待基地和民族风情体验基地。二郎剑以其蜿蜒深入青海湖中的特殊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生态自然资源而闻名。在这里,游客可以欣赏到草原、沙滩等自然风光,同时也可以参与到各种民间文化活动中来。青海湖二郎剑内的观鸟台、观海桥、观海亭等设施,为游客提供了极佳的观赏角度和体验空间;而大型民族歌舞表演、藏族风情园等,则让游客深入了解到当地的文化风情和民俗习惯。此外,游轮、水上摩托等水上娱乐项目也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体验到刺激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