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中证A500ETF,上市第一天,份额就出现了大幅增长。
比如国泰的产品,份额一天翻倍(上市前份额均为20亿份),另有多只产品,份额增速超过10%。
而且,这种火爆的行情会持续下去。
证监会官网显示,10月15日,市场新增基金申报45只,历史天量。
其中和中证A500指数相关的基金43只。
证监会关于基金申报的数据,最早可以追溯到2016年7月1日,我统计了一下。
一天申报45只基金,已经是历史峰值。
稍微带大家回溯一下之前的3次基金申报潮。
2016年9月29日,41只新基金申报,因为正值债券牛市,新申报的基金也以债基为主。
2021年10月8日,37只新基金申报,以同业存单基金为主。
2022年6月1日,34只新基金申报,以封闭式债基为主。
历史上曾出现的基金申报潮,都有特定的市场背景,并且大多以固收类产品为主。
而这次集中申报的中证A500基金,数量很多且均为股票型产品,这对权益市场意义重大。
还有一个细节,43只中证A500基金中,有15只为发起式基金。
这意味着,如果通过公开方式募不到钱,基金管理人,也会通过自投的方式,成立基金产品,这些资金能给市场带来确定性的增量。
从这点我们也能看出来,中证A500,这个产品确实不一般……
当然,在昨天申报的43只中证A500系列产品中,最有意思的地方,是各家管理人,对于基金类型的选择。
根据统计, 这43只基金产品中,ETF联接10只,普通指数基金11只,增强22只。
ETF联接就不说了,为了吸引场外投资者的参与,所以首批10家中证A500ETF管理人,都申报了场外联接基金呢,这属于正常操作。
而在普通指数基金与增强基金的选择中,则充分展示了管理人的实力。
先说结论——
指数大厂,更倾向于发行普通指数基金,而指数小厂,则更倾向于发行指数增强基金。
我梳理了一个表格,按照ETF管理规模(截至2024年10月15日)降序排列。
很明显的一个现象,ETF规模排在前面的管理人,更偏好普通指数基金,而ETF规模排名比较靠后的,更偏好发行指数增强基金。
比如华夏、易方达、广发、华安、博时、天弘,这些ETF规模靠前的管理人,他们选择的都是普通指数基金。
而像鹏扬、申万菱信、国泰君安资管、贝莱德等ETF管理规模较少甚至没有ETF产品的管理人,都选择了增强基金。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呢?
指数基金,本身就是高度同质化产品。
对于投资者来说,可供选择的标准无非就是两个,一个是规模,一个是费率。
场内的投资者应该知道,规模小的ETF,流动性可能较差,交易成本会高,而场外基金同样也会受到规模的影响。
比如遇到大额申购,正好又赶上当天市场大涨,就很容易出现收益被稀释的情况。
所以,投资者在选择场外指数基金的时候,理论上也会优先选择规模大的产品。
规模越大,越适合投资,规模越大……
这个雪球很容易越滚越大。
而费率,又存在显著的规模效应。
同样是需要一位基金经理,我1000亿规模的产品,就算把费率降到千分之一,一年也能给管理人贡献1亿的营收,完全能覆盖基金经理以及其他投研成本。
而你的规模只有1亿,千分之五的费率,一年营收50万,减去成本可能就剩不下什么了,你哪来的底气跟我卷费率。
对于指数小厂来说,既然规模和费率都卷不过大厂,那就只能发力指数增强这类差异化的产品了。
反观大厂,也没必要冒险去做指数增强。
我统计了一下,2021年以来,成立的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超过40只,其中,能有超额收益的,只有10只,不到25%,更多的指增基金,做出了超额亏损。
(这个可能和因子失效以及指数容量有关系,相比之下,成立于2021年甚至更早的沪深300指增,有显著的超额,而同时期内,中证1000指增的超额收益也强于沪深300指增)
从概率上来讲,普通指数基金能100%保住品牌形象,而指数增强基金有75%的概率会丢掉口碑。
这个选择题我想大厂都能算明白。
当然,咱们辩证地说,小厂做指增,也并不全是“迫不得已”,而大厂做普通指数基金,也并不是没有做增强的能力。
像国金、国泰君安资管、博道、申万菱信,这些本身就自带量化基因的管理人,做指增就是手到擒来。
而对于大厂来说,如果我很突兀地推了一只指数增强,募了几十个亿上百亿,也很容易陷入到规模陷阱。
毕竟规模越大,因子的有效性可能就越差。
所以,在此次的中证A500基金上,无论管理人怎么选择,是普通指数基金也好,是指数增强基金也好,都不存在好坏的问题。
更准确的说,我认为,这就是目前基金行业的一种生态环境。
每家管理人都在发挥自身优势,争取给投资者一个自己能给到的最优解。
而对于投资者来说,投资工具的极大丰富,可供选择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