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害虫的蚂蚱如何变成了百姓盘中餐

来源:六安市叶集区金利木业有限责任公司

蚂蚱,也叫蝗虫。因为蝗虫灾害,人们曾谈蝗色变。据史载,贞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将吞之,左右遽谏曰:“恐成疾,不可。”太宗吞之,自是蝗不复成灾。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蝗灾频发的国家,早在《诗经》里,蝗虫就被贴上害虫标签。但直到唐朝贞观年间,太宗李世民生吃蚂蚱,才让这种害虫变成百姓的盘中餐。

贞观之后1000多年的当代,由于其低脂肪高蛋白的特性,蚂蚱的食用功能被彻底开发出来,现在人们吃蚂蚱,和唐太宗吃蚂蚱的目的截然不同,并且生吃已被油炸、爆炒的现代烹饪手法所取代。蚂蚱肉质松软,营养高,不少人将这种美食奉为至宝。无论是网络美食推荐,还是夜晚街边的大排档,食用蚂蚱已渐成风尚。在云南,素有“云南十八怪,蚂蚱当做下酒菜”的习俗,就是油炸蚂蚱。天津、北京两地也有着吃蝗虫的悠久历史,被民间称为“旱虾”“飞虾”“蝗米”。

不要以为只有中国人才喜欢吃蝗虫这类奇奇怪怪的虫子。在201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在一份报告中称,世界上有1900多种昆虫可以食用,其中,在中国存在170种可食用昆虫。联合国报告称,蝗虫占所有昆虫销量的13%,是全球食用最广泛的昆虫之一。因为蝗虫遍布全球,容易捕捉;而且蝗虫蛋白质含量很高,也没有什么怪味,所以很容易烹饪。非洲、亚洲、拉丁美洲是食用蝗虫的主要地区。在泰国“油炸飞虾”(油炸蚂蚱)的大名无人不知。

其中,东亚飞蝗是昆虫中可食用尤其是提取蛋白质的主要资源之一,被列为“21世纪安全绿色食品”。蚂蚱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甲壳素、抗冻蛋白、抗菌肽、神经肽、SOD,其中甲壳素被誉为继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矿物质之后的“第六生命营养要素”,可以调节免疫,使人体内毒素得以排除,达到排毒养颜之功效,被女性朋友所欢迎,是理想的高营养保健食品。除了作为营养食品,蚂蚱还有药用价值,具有止咳平喘、解毒透疹等功能,对降“三高”、降低胆固醇有辅助治疗作用,可谓一食多得,但过敏体质的人群应谨慎食用蚂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