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管到行长,浙商银行“塌方式”人事巨震

来源:六安市叶集区金利木业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陈不白

编辑/墨言

从副行长到行长,多位涉及财务的高管相继离任,浙商银行再起波澜。

近日,浙商银行发布公告,张荣森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执行董事、行长职务。而在一周前的8月10日,浙商银行刚刚官宣张荣森连任浙商银行行长。

图片来源于公司公告

已获连任却又辞职,张荣森的离职看起来相当反常。据财新相关报道,张荣森是被带走调查。不过,财新也并未披露张被带走的具体原因。

“就像公告一样,我们也不清楚哈。”一位浙商银行内部员工告诉源媒汇。

01

张荣森任内多位高管离任或调岗

公开资料显示,张荣森曾任广发银行北京航天桥支行行长,广发银行北京分行党委委员、行长助理,江苏银行北京分行筹建负责人、党委书记、行长,江苏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执行董事。之后张荣森被“挖到”浙商银行,担任浙商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兼北京分行党委书记、行长等职务。

据浙商银行2023年年报披露,除了担任浙商银行行长,张荣森还是浙商银行主管财务的负责人。作为行长,张荣森负责主持浙商银行的经营管理,并向董事会报告工作;组织实施董事会决议,以及浙商银行2023年度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等职责。作为财务负责人,浙商银行并未公开披露张荣森具体负责财务方面的哪些事务。

图片来源于公司公告

在2023年浙商银行年报的“重要提示”中,只有寥寥数语:“本公司董事长陆建强、行长及主管财务负责人张荣森和财务机构负责人彭志远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一位股份行中层告诉源媒汇,银行系统的财务负责人主要分为两块:一块主要管理银行各部门的费用调拨,类似于企业的财务部部长,领导出纳、专门付款的同时统一调配银行各部门的成本花费;另一块主要负责业绩方面,比如上市公司财报等。“我个人理解是主管财,因为每家银行都有领导分管这一块嘛,有的分管人事,有的分管钱。”

从业绩方面看,浙商银行2023年的业绩可圈可点。2023年浙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637.04亿元,同比增长4.29%;归母净利润150.48亿元,同比增长10.50%。这是浙商银行归母净利润四年来首次实现双位数同比增长。

图片来源于公司公告

然而,正是业绩蒸蒸日上之时,和业绩离得最近的财务岗高管,却纷纷离职或者调任,显得相当反常。

2023年1月19日,时任浙商银行副行长、首席财务官景峰辞去首席财务官一职。在辞任首席财务官之后,景峰仍继续担任浙商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等职务;曾任浙商银行副行长、董事会秘书的刘龙,也在2023年4月辞去副行长、董秘职位;2023年12月1日,浙商银行首席审计官姜戎,因工作岗位变动离职。

上述三人,均未等到浙商银行2024年7月的领导换届。

对于多位财务岗高管陆续出现职位变动的情况,源媒汇致函浙商银行,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02

新概念背后业绩增长难言高质量

据中国证券报的报道,张荣森做业务相当具有冲劲和干劲。作为一位有想法的行长,在银行业整体倡导高质量发展的当下,张荣森在浙商银行首倡“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概念,顺势打造出自己的一套高质量发展理论。

2022年到2023年,张荣森及浙商银行多次在《中国金融》杂志等公开渠道宣传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理念。今年4月,浙商银行还联合《金融监管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贸大学举办“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策略”专题研讨会。

图片来源于中国金融杂志公众号

一套“组合拳”下来,浙商银行成为普及、提倡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的主阵地。

在张荣森撰写的相关文章中,其强调,经实证研究,全国性股份行的经营绩效显著地与弱周期行业资产、中间业务收入、零售贷款占比相关。开展小额分散的信贷业务、提高对资产中弱周期行业的配比、提高不耗用风险加权资产的中间业务三项措施,是决定全国性股份行的经营绩效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穿越经济周期的核心。

围绕上述理论,在浙商银行2023年年报中,张荣森的行长致辞,不乏对该行在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方面所获成就的溢美之词。

张荣森称,2023年浙商银行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营收占比超33%,较提出时提升了9个百分点;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营收增速20%,远超全行营收增速。全年信贷增量的56%投向零售、小贷、供应链金融三类小额分散资产,持续挖潜绿色中收和绿色收入。其还强调,浙商银行把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营收、绿色收入和1%以下低成本存款收入统称为智慧营收,2023年浙商银行智慧营收占比接近一半(49%),成为全行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

源媒汇了解到,目前行业内并未有多少银行或者金融研究机构讨论张荣森提出的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智慧营收等概念。

反观浙商银行自身,在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理论的指引下,尽管业绩仍在走高,然而拆开来看,业绩增长质量其实并不高。

根据财报,2024年一季度浙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84.07亿元,同比增长16.65%;归属于股东净利润59.13亿元,同比增长5.12%。2023年浙商银行的营业收入、归属于股东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4.29%、10.50%。可以看到,在2023年迎来归母净利润双位数增长的短暂“高光”之后,尽管在2024年一季度浙商银行的营业收入增长仍在加速,然而归母净利润增长已经显露疲态。

具体来看,从2023年到2024年一季度,浙商银行的业绩增长相当依赖非息收入增长。期内浙商银行分别实现利息净收入475.28亿元、118.1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0.99%、0.61%,涨幅小且正在下滑;而期内浙商银行的非利息净收入分别为161.76亿元、65.8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5.35%、63.34%。

可以看到,从2023年到2024年一季度,非利息收入增长,已经成为浙商银行业绩增长的主要来源。非利息收入,也即张荣森在其经济周期弱敏感理论中提及的,三项措施之一的不耗用风险加权资产的中间业务。

而非利息净收入也是由多项细分业务收入组成的,包括手续费和佣金净收入、其他非利息净收入。2022年、2023年浙商银行的非利息净收入分别为140.23亿元、161.76亿元,非利息净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22.96%、25.39%。其中,2023年浙商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50.40亿元,同比上年增长5.20%;其他非利息净收入中的投资收益88.43亿元,在所有利息净收入中占比最高。

图片来源于公司公告

浙商银行在财报中表示,其他非利息净收入增长,主要是本集团加强金融市场形式研判,优化持仓结构,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收益较上年增加。

在行业都在押注手续费与佣金净收入的当下,浙商银行的收入增长,竟然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不确定性和波动性都很大的交易性金融资产。

根据浙商银行的披露,2023年作为行长的张荣森,也在负责浙商银行当年的投资方案。可以看到,靠投资拉动的中间业务增长,在张荣森主政期间被包装成“绿色中收”,其高质量成色显而易见。而隐藏在其中的增长风险,却鲜为人知。

下一步,董事长陆建强带领下的领导班子,如何对浙商银行的相关业务进行精准“拆弹”?

部分图片引用网络  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