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银行因经营不审慎再次被罚,需关注未来信贷资产质量

来源:六安市叶集区金利木业有限责任公司

8月14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西监管局对晋商银行(2558.HK)太原高新区科技支行连开四张罚单,处罚原因为该支行违反审慎经营原则,存在贷后管理不尽职、信贷资产分类不准确等违法违规行为。

处罚结果显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西监管局决定,对晋商银行太原高新区科技支行罚款70万元,对该支行的时任副行长(主持工作)曹修鹏,客户经理高平、郭子弘予以警告。

从晋商银行历史经营情况来看,多次因经营不合规被罚。2024年4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临汾监管分局对晋商银行开出罚单,晋商银行临汾分行因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不准确,被责令改正,罚款20万元。

2024年2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西监管局连续发布9张罚单,对晋商银行总行和晋商银行太原桥头街支行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处罚。罚单显示,晋商银行太原桥头街支行的主要违法违规事实为贷款管理不尽职,晋商银行的主要违法违规事实为未按规定报送案件(风险)信息、贷款管理不尽职。

更早之前,晋商银行还因隐瞒不良资产真实水平、违法发放贷款等违法违规问题被罚。

2022年9月,原中国银保监会朔州监管分局披露了晋商银行朔州分行因违法违规遭到处罚的信息。公告信息显示,晋商银行朔州分行因隐瞒不良资产真实水平、将不良资产划分为正常类资产以及拨备覆盖率指标虚假、贷款减值准备计提不足的违规行为,被朔州监管分局处以责令改正并罚款。

在银行业务中,隐瞒真实贷款不良水平的目的往往是为了减少坏账处置成本,通过计提更少的贷款减值准备金,就能维持拨备监管指标稳定,释放出更多利润。

晋商银行曾多次触及贷款业务合规问题,其背后的风险隐患和内控合规也引来外界争议。尽管业务屡屡违规,但晋商银行业绩一直保持稳中有升的节奏。

个贷不良率走高

晋商银行前身为成立于1998年的太原市商业银行,是由56家城市信用社改制而成。2019年7月,晋商银行在港交所上市。截至2023年末,晋商银行共设有153个营业网点,覆盖山西省全部11个地级市,其中包括1家总行、10家分行、143家支行。

作为山西省存贷款市场份额前列的城商行,晋商银行近年来资产规模持续扩大,利润持续增长。

财报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3年,晋商银行实现营收48.68亿元、53.91亿元、52.6亿元、58.02亿元,期间营收增速为10.74%、-2.43%、10.3%;实现净利润15.71亿元、16.79亿元、18.35亿元、20.01亿元,增速为6.87%、9.29%、9.05%。

晋商银行收入主要由贷款业务的利息收入贡献。2020年至2023年,晋商银行总资产为2709.44亿元、3032.92亿元、3364.2亿元、3613.05亿元,其中发放贷款和垫款净额1318.37亿元、1510.07亿元、1809.06亿元、1856.1亿元。

从贷款业务结构来看,晋商银行贷款业务主要由公司贷款和个人贷款构成,其中公司贷款占主要部分。截至2023年末,晋商银行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1914.36亿元,其中公司贷款规模1202.84亿元,占比62.8%。

个贷规模占比16.6%,个贷中住房按揭贷款占比72.2%。2023年,晋商银行个贷业务中的住房按揭贷款、个人消费贷款同比增长,个人经营贷款和信用卡业务同比下降。对比公司贷款,晋商银行的零售业务底色更淡。

零售贷款中,晋商银行通过互联网贷款拓展消费贷业务,不过随着互联网贷款新规落地,地方法人银行跨区域互联网贷款业务受阻,晋商银行也不得不压缩该项业务。据了解,2023年晋商银行进一步压降与互联网平台开展的联合贷款业务,2023年末互联网贷款余额规模不大。

值得一提的是,晋商银行公司贷款规模不断扩大,发展势头良好。2023年晋商银行公司贷款规模同比增长9.8%,晋商银行表示,公司贷款增长主要是由本集团紧紧围绕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等重点领域,持续加强融资对接和要素保障,导向鲜明支持产业转型,路径清晰发展普惠金融,加大举措服务民营经济。

贷款资产质量方面,2019至2023年,晋商银行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86%、1.84%、1.84%、1.8%、1.78%,从数据来看比较稳定。尤其是在行业信用风险攀升的情况下,晋商银行还能不断降低不良率。不过,由于晋商银行此前出现因隐瞒不良水平被罚的情况,其不良贷款认定标准自然也存在一定争议。

就2023年资产质量而言,晋商银行公司贷款业务不良率走低,但个贷不良率升高。其中,公司贷款不良率2.16%,同比下降0.36%个百分点;个人贷款不良率2.54%,个人贷款不良贷款率相较2022年的2.06%增长0.48%。

个贷业务中,晋商银行2023年信用卡不良率8.27%,较上年增加2.95%;个人经营贷款不良率9.78%,较上年增加2.75%。晋商银行解释,个人贷款的不良贷款余额上升主要是部分客户个人及家庭收入受宏观环境影响有所减少,借贷能力减弱,债务偿还压力增加所致。

尽管公司贷款不良率有所降低,但个别行业不良率仍居高位。根据晋商银行公司贷款分布情况,晋商银行公司贷款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采矿业、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建筑业,上述六大行业2023年贷款占比36.6%、19.6%、8.4%、7.5%、7%、5.8%,其中房地产行业的贷款占比相较上年下降了0.5个百分点。

按照行业划分的不良公司贷款分布情况,2023年晋商银行房地产行业贷款不良率10.56%,相较上年不良率12.65%大幅下降;建筑行业贷款不良率4.04%,相较上年亦大幅下降。下降的原因是晋商银行不断加大清收处置力度。

晋商银行2023年房地产行业公司贷款不良余额下降至8.94亿元,晋商银行对此表示,房地产行业不良贷款余额虽然较高,但有足够的质押物,本集团已采取资产保全手段,且均进入司法强制执行阶段。

资产质量压力犹存

虽然晋商银行静态不良率一直处于低位,但是背后的资产质量仍需关注。

首先是逾期贷款中长账龄贷款占比上升。

根据晋商银行贷款账龄表,2023年晋商银行已逾期贷款39.91亿元,较2022年逾期贷款37.25亿元明显增加。其中逾期1年以上3年以内的贷款23.64亿元,占贷款总额比例从1%上升至1.2%;逾期3年以上贷款3.49亿元,占贷款总额比例从0.1%上升至0.2%。

长账龄逾期贷款规模增加,预示着更坏账压力可能更大,需要晋商银行采取更强的不良处置力度。

其次是计入关注和正常的展期贷款规模较大。

根据晋商银行相关评级报告,晋商银行办理了一定规模的展期贷款。截至2023年末,晋商银行展期贷款(母公司口径)余额58.06亿元,其中22.40亿元计入关注类,2.10亿元计入不良类,其余部分为正常类。

考虑到计入关注类的展期贷款规模相对较大,需关注未来信贷资产质量的变化情况。展期贷款是债务人出现财务困难,对债务合同调整的贷款类别,属于重组资产范畴。

对于重组贷款的质量分类,监管要求重组前为正常类或关注类的资产,以及对现有债务提供的再融资,重组后应至少归为关注类。重组前为次级类、可疑类或损失类的,观察期内满足逾期的债权及相关费用已全部偿付、能够正常履行合同等条件,可上调为关注类。

由此可见,当借款人出现财务困难情况,也就是暂时不具备偿还能力时,银行可借助展期等手段重组贷款,平滑不良暴露速度。

减值计提方面,截至2023年末,晋商银行不良贷款余额34.12亿元,余额有所增加较2022年增加0.58亿元;逾期贷款亦明显增加。但在计提上,2023年晋商银行期内计提金额9.59亿元,相较2022年12.29亿元大幅下降21.97%。

总的来看,晋商银行2023年贷款减值损失准备金为67.81亿元,同比增长14.2%,晋商银行解释为“主要由于本集团依据各阶段贷款相应增加了减值损失准备的计提”。

实际上,晋商银行2023年期末贷款损失准备之所以能增加,是因为转出的金额和核销金额的大幅减少。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晋商银行未发生核销,2022年核销金额1.44亿元。2021年晋商银行核销不良贷款1.77亿元,同比增加十余倍。

对于晋商银行2023年贷款核销数据变动情况,晋商银行在年报中未给予明确解释。

最新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晋商银行资产总额3566.43亿元,相较2023年已经缩表。如今,如何在审慎经营前提下稳步扩张,成为晋商银行面临的必答题。